中新社山東曲阜9月27日電 (趙曉)第十四屆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”頒獎典禮27日晚在山東曲阜舉行。哥倫比亞卡馬科·安提奧奎亞的“學校工程”項目、印度尼西亞巴薩巴厘組織的“巴薩巴厘維基”項目、意大利新諾貝爾殘疾人委員會的“告訴我”項目今年獲得殊榮。
今年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”以“掃盲與多語言使用”為主題,旨在應對全球化挑戰,促進多語言環境下的教育與掃盲。
“當前,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,必須優先發展教育,掃除新時代文盲,讓人們都具備在智能時代生存發展的能力和素養。”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在致辭中表示,2500多年前,孔子倡導并踐行“有教無類”“因材施教”的教育理念,成為私人辦學、向平民傳授知識的先驅。“孔子教育獎”的設立促進了全球范圍內識字水平的提高。14年來,已有來自26個國家的35個項目榮獲獎項,為全球教育和掃盲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。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教育官員裴伯庸在典禮上說,今年“孔子教育獎”的主題再次提醒人們,語言是溝通交流、**學習和參與社會工作的重要工具。隨著人類流動性增強和即時交流日益普遍,“多語種”的形式也不斷發生變化。“在教育和掃盲事業發展中,尊重語言多樣性是發展文化多樣性、維護人尊嚴、建設包容性社會的關鍵。”
意大利新諾貝爾殘疾人委員會獲獎代表納扎雷諾·瓦薩保羅在發表感言時說,他們設立的項目致力于提高意大利、葡萄牙、西班牙等國家青年與成年移民的識字和計算能力,幫助他們克服障礙。“‘孔子教育獎’推動文明社會的創新發展,獲此榮譽是對我們掃盲工作的肯定和支持。下一步,我們將繼續利用現有資源擴大項目影響力。”
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”于2005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3屆大會批準設立,主要表彰教育領域尤其是在農村教育、掃盲教育、婦女兒童教育中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機構、非政府組織和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。(完)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